小汽車跑偏的故障排除目前,小汽車的前輪多采用獨立懸掛設計,而這種設計比較緊湊,底盤位置相對較低,越野性能相對較弱。但我國道路狀況比較復雜,車輛行駛過程中常會遇到高臺障礙或凹凸不平的路面。前懸掛部件極易出現同障礙物發生碰撞,和來自路面對車輛沖擊過大的現象。 當這種碰撞沖擊產生的力量足夠使前懸掛部件發生變形時,前懸掛各部件安裝位置就會產生變化。這種變化會改變前懸掛各部件安裝位置之間的幾何形狀、角度和幾何直線距離。從而直接影響到輪胎外傾角度,主銷后傾角度,前輪前束和左右轉向角的數值。所以前橫梁下擺臂減振器應當是車輛跑偏故障的重點檢查的部件。 影響車輛四輪定位的因素有很多,以下是在做四輪定位前需要檢查的項目: 1.各部位膠套、膠墊老化程度和磨損狀況; 2.減振器的外觀有無變形,減振性能如何; 3.個球頭、支撐拉桿外觀狀況和性能; 4.輪胎磨損狀況,輪胎動平衡和輪胎胎壓是否符合標準,輪胎鋼圈有無變形; 5.前懸掛下擺臂,前橫梁有無損傷; 6.輪芯軸承有無松曠; 7.車身,尤其是減振器上座的固定部位有無因撞車而造成的錯位現象。
前懸掛部件的檢查是四輪定位的基礎,在排除行車跑偏的故障時,正確的施工次序是: 1.檢查輪胎和輪胎鋼圈,檢查輪胎動平衡及輪胎氣壓是否符合標準。 2.檢查前懸掛各部件拉桿、球頭、下擺臂、左右減振器、輪芯軸承及前橫梁等部件是否正常。如發現異常必須立即排除。 3.檢查左右兩側軸距是否符合標準。 4.在檢查1-3項檢查合格后,方可進行四輪定位。 5.輪胎定位后,必須進行側滑和道路行車實驗,以檢查調整后的效果。
經過以上五個步驟的檢查維修和調整,維修人員就可以及早發現故障點,加快維修進度,減少返工次數。
|